By Shuo QI 戚硕
04 Feb 2024
天苏能源,面向未来的自然能源管理者。我们专注于为能源行业提供更可靠的数字化支持,助力能源决策者优化管理模式、加速创新进程。
一、国内资讯:比亚迪取得新专利
二、国内资讯:中鼎恒盛市占率持续上升
三、国内资讯:捷氢科技冲刺科创板IPO
四、国内资讯:宁德时代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
五、国际前沿:H2Pro进入2023年“值得关注的10家初创公司”名单
六、国际前沿:贝尔湾将成为氢能计划中心
七、国际前沿:空客首款氢能客机ZEROe发动机燃料电池成功通电
八、国际前沿:现代汽车N Vision 74氢能汽车赢得了全球四项设计大奖
九、国际前沿:全球第一架氢动力垂直起降飞机
十、国际前沿: 格林美联手世界500强
“天苏十条”2023年12月,比亚迪取得了“电解槽端板、电解槽以及制氢设备”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槽端板、电解槽以及制氢设备。该电解槽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功能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功能件为加热件或测温件。该电解槽端板可保证使用该电解槽端板的小微型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能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使槽体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够更加充分,从而提高氢气的生产效率。
该项专利的取得,意味着比亚迪从上游制氢环节进一步切入氢能领域,正在布局和探索氢能技术路线。
据官网介绍,中鼎恒盛主营业务为隔膜压缩机(营收占比~98%)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公司销售的隔膜压缩机包括整机和核心组件,以整机销售为主。公司所产隔膜压缩机主要应用于氢气和特种气体制备充装、化工、加氢站、军工和核电等各领域。 在公司产品线中,根据隔膜压缩机活塞力大小的差异,公司主要产品隔膜压缩机整机分为G0-G5 系列,自G0至G5系列,产品体积、重量和容积流量逐步增加。
同时,其容积流量和单价亦逐步走高。 主营的隔膜压缩机在主营业务中占比逐年升高,从2020年度94%上升4个百分点,达到2023年H1的98%。 细分产品线来看,G3、G4和G5三个系列在加氢站场景中应用较多,尤其是G3和G5系列,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更是占比最高。以G5系列为例,随着氢能行业蓬勃发展,其在主营业务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28.28%迅速飙升至2023H1的46.76%。
上汽集团分拆的“氢能车电池供应商”捷氢科技,近日继续冲刺科创板IPO。去年6月,捷氢科技首次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创版IPO申请,上交所回复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但同年9月,由于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捷氢IPO进程一度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6月28-30号3天内,共有3家氢能领域企业集中提交了上市申请,除捷氢科技外,还包括国富氢能、治臻股份。一度引发市场关于“氢能爆发”的期望。自2018年上交所科创板成立以来,氢能领域共受理过5家氢能企业IPO申请,然而截至目前,仅亿华通一家在历时1年的审批流程后,成功上市。此外,除捷氢科技外,其余3家氢能企业均已终止IPO进程。 捷氢科技本次IPO计划募集10.6亿元,发型总市值约106亿元。公开发行所筹集的资金,讲主要用于燃料电池生产建设、燃料电池新产线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月26日,滴滴与宁德时代在福建省宁德市宣布正式成立换电合资公司。
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宁德时代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滴滴小桔能源总经理解晶晶与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执行总裁朱威签署了合资协议。
换电合资公司将依托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运营能力强强联合,从网约车场景切入,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高效换电服务。此次合作是双方在公共补能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双方将引领行业服务和技术标准,提升资源利用率及社会运营效率。除成立换电合资公司之外,宁德时代还与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将推动在储充一体等更广泛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2023年11月,新闻机构C&N将H2Pro列入其2023年“值得关注的10家初创公司”名单。
记者Alex Scott在为C&N撰稿时解释说,传统电解槽在将电力转换为化学能方面,效率仅为70%左右,而H2Pro的E-TAC(电化学热激活化学品的缩写)系统可实现95%的转换效率。 同时可参考Nature论文《Decoupled hydrogen and oxygen evolution by a two-step electrochemical-chemical cycle for efficient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据报道,H2Pro的系统比传统电解槽在成本上低50%。 有关无膜绿色氢的最新信息,请查看研究,“高效解耦水在近中性电解质中分裂的电化学和化学循环(Electrochemical and chemical cycle for high-efficiency decoupled water splitting in a near-neutral electrolyte)”。
该研究于1月9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Avner Rothschild教授领导的Technion团队进行,合作者包括Technion科学家Dr.Hen Dotan和Gideon Grader教授。
澳大利亚政府将提供7000万澳元(合459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在塔斯马尼亚州北部建立一个氢能中心。
贝尔湾氢中心希望每年生产45000吨绿氢,以帮助制造绿色金属和合金。政府表示,贝尔湾拥有成熟的港口基础设施,已经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希望该地区将成为氢气生产、使用、储存和出口的重要地点。
ZEROe 团队在2023年6月成功完成1.2兆瓦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后,10月成功完成了1兆瓦动力总成的测试,然后在年底又完成了整个首次使用氢燃料电池供电的推进系统试验。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演示样机系统的架构和设计原则与我们将在最终设计中看到的产品原则相同,”ZEROe项目测试和演示主管Mathias Andriamisaina说。“整个电源通道的运行功率为1.2兆瓦,我们的目标是在A380演示飞机上测试该功率。
在此测试期间观察多个系统如何交互是实现项目后续步骤的关键。“这个过程是我们了解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使该技术具有飞行价值。”ZEROe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负责人Hauke Peer-Luedders说。“我们通过测试几个不同飞行阶段所需的功率来衡量推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作方式,例如起飞,我们达到最大功率水平,以及巡航,当我们使用较少的功率但持续时间较长时。” 空中客车公司ZEROe飞机副总裁Glenn Llewellyn表示:“自从公布100%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飞机概念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坚持最初的时间表,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最近成功为1.2兆瓦的铁吊舱系统供电,是我们朝着到2035年将氢动力飞机送上天空的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
整个2024年,第一个版本的铁吊舱将继续进行测试。一旦完成,ZEROe团队的下一步将是优化推进系统的尺寸、质量和质量,以满足飞行规格。资格包括推进系统对振动、湿度和海拔高度的反应等因素。 一旦这些优化和测试完成,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将安装在ZEROe多式联运飞行测试平台上,这是一架空客有史以来生产的A380:MSN001。随后将对系统进行地面测试,然后进入目前计划于2026年在A380上进行飞行测试的关键阶段。
现代汽车公司在2023年交通和互动媒体类别中获得了六项GOOD DESIGN AWARDS奖。
该奖项授予了N Vision 74、IONIQ 6、Grandeur(Azera)、Kona、“Seon”联网汽车导航驾驶舱(ccNC)和移动专用字体“Hyundai Sans UI”凭借这一奖项,N Vision 74 在之前获得 iF、IDEA 和红点的荣誉的基础上,又获得了 GOOD DESIGN 奖,从而获得了设计奖的“大满贯” N Vision 74 是现代汽车传统传播努力的一部分,旨在通过 1974 年推出的首款自主开发的韩国跑车原型“Pony Coupe Concept”的大胆精神来寻找未来的愿景。
据美媒InceptiveMind近日报道,瑞士航空初创企业Sirius Aviation AG推出了全球第一架氢动力垂直起降飞机——Sirius Jet。
这架飞机是Sirius与宝马集团旗下的Designworks以及因一级方程式赛车而闻名的索伯集团(Sauber Group)合作设计。 据Sirius称,Sirius Jet是一款高性能、零排放的垂直起降飞机,由氢电推进系统驱动。它利用喷气空气动力学并结合飞机与直升机的多功能性,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飞行速度以及近乎静音的高空飞行。 InceptiveMind称,Sirius Jet本质上是德国Lilium Jet的缩小版。Lilium Jet是一款零排放eVTOL喷气式飞机,专为区域转运和通勤设计。相比于Lilium Jet采用电池驱动,Sirius Jet则以氢为燃料,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远。Sirius Jet的推进系统也有所不同,因为它使用螺旋桨组的偏转推力,而非像Lilium那样仅靠倾转推进装置。
Sirius Jet采用V型尾翼配置,计划沿机翼安装20组螺旋桨,每组螺旋桨的直径为11.8英寸(30厘米);另外8 组螺旋桨则安装在鸭翼上。每组涵道螺旋桨都由一个单独的电机驱动。 Sirius Jet在运行时近乎静音,比直升机产生的噪音大约低95%,因此该飞机可以在靠近社区的地方飞行。在发生严重紧急状况时,Sirius Jet的紧急降落伞系统经过编程可以自动部署,以提供多一层安全保障。
格林美1月25日公告,公司与英美资源集团全资下属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签署了《加强镍产品及动力电池材料加工技术研发等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就一系列与负责生产和采购镍和其他电池产品有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技术倡议和业务发展解决方案,以及为全球市场、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推进和推广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产品进行合作。
根据计划,青美邦项目将帮助格林美在2025年实现镍资源自给率70%以上,2027年后实现100%自给。除镍产品外,格林美在公告中还提到: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在价值链合作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通过共同进行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强化公司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格林美已先后与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伟明环保、永青科技、岚图汽车、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北京奔驰、宁德时代、邦普循环等企业达成合作。就在19日,格林美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与兰钧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达成定向循环的同时,还约定依托各自创新平台开展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等创新项目研究,积极探索回收体系、技术体系等多方面战略合作。